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livocerellaratro-phy,OPCA)是一-种以小脑性共济失调和脑干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疾病,起病缓慢,呈进展性,病因尚不明确,治疗效果往往不佳,预后差。本院康复医学科自2015年至2017年治疗3例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患者,报告如下。
患者资料 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患者3例,性别女,平均年龄35岁,病程2.6年,2例有家族史,1例散发。3例患者均有共济失调及平衡障碍表现,世界神经病联合会国际合作共济失调量表(ICARS)"得分分别为55分、65分 、58分,平均得分为59.3分,平衡能力berg量表凹1得分分别为39分、30分、36分,平均得分为35分。 治疗方法
患者均进行常规神经内科对症、支持治疗以及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分为核心肌群控制和共济动作训练,30min/次,每周训练2次。
核心肌群控制训练
①四点支撑,双手双足着地,膝盖离地,控制 ②俯卧两头起,俯卧位双臂前伸,双臂双腿同时上翘。
③俄罗斯转体,坐位屈髖屈膝,双足离地,左右转动躯干。以上训练每组12次,每次3组。 ④平板支撑,1 min/组,3组/次。 共济失调训练 ①双手交替指鼻,双手前平举,交替指鼻。 ②原地交替踢臀,站立位,双足交替向后屈膝踢臀。 ③原地快速踏步。 ④开合跳,站立位,跳起时双手上举于头顶上方击掌,并分开双腿,再跳起时落下双手并合拢双腿,交替进行. ⑤交叉小跳,屈肘插腰并足,左右足前后交替跳动。以上训练1 min/组,3组/次。 锻炼结果
本文所设计的核心肌群训练动作可有效训练多裂肌、腹直肌、腹内外斜肌、髂腰肌、竖脊肌、臀大肌等核心肌群,可以提高患者的躯干稳定及平衡能力。 共济失调的部分原因在于不能协调有关肌肉的运动,也不能调整-一个 既定关节在其他关节运动影响下所作的动作。所以本文采用让患者反复交替训练多关节的共济、轮替动作,以达到促进患者的神经运动的控制能力。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增加神经元之间的相互联系,树突、轴突的数量及长度都会增加,符合脑的可塑性理论。
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的治疗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尽早的康复训练介人,可以延缓疾病的进程,提高患者的协调、平衡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但限于本文病例较少,对于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的康复训练尚应进一步研究探讨。 [1]陆亮,孙超磊.核心肌群控制及共济失调训练改善小脑萎缩症三例[J].中国疗养医学,2018,027(8):896
李俊才大夫治疗小脑萎缩有着多年临床经验,通过益脑平衡疗法帮助很多患者提高了生活质量。
《益脑平衡疗法》。针对性强、一人一方、辩证审因、用药精准、直达病根、从根本调理、针对每一个病人的体质、病情病症,在益脑平衡疗法的基础上进行加药、减药,一个疗程为24天,根据以往患者制疗经验,平均用药1-2个疗程左右均可得到症状的改善,三到六个療程左右可以停药观察。
李俊才医生联系客服:19231056801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