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找什么律师 01 俗话说:“养儿防老”。 老一辈生养孩子的主要目的还是给自己留条后路。 但是,孩子总会长大,总要自己出去飞。在飞的过程中,难免会落下自己的父母。 那这时,父母又该怎么办呢。 所以说,永远不要把自己的未来寄希望于他人,无论他是谁。 刘阿姨就看清了这一点。 02 刘阿姨今年58岁,两年前丈夫去世了,留下刘阿姨一个人。 但好在,刘阿姨还有个独生女儿阿梓。 人们都说“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但刘阿姨觉得自己家这个小棉袄不但不暖和,还会漏风。 因为刘阿姨和丈夫只有阿梓一个孩子,所以阿梓从小便是千娇万宠长大的,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因此,阿梓也养成了各种各样的坏习惯。 比如花钱大手大脚,对于这个问题,刘阿姨也说过阿梓,但每次阿梓都敷衍了事,不好好听她讲话。 其实,刘阿姨也不是怕女儿花钱,就这么一个孩子他们还是养得起的。但她害怕女儿结了婚还是这个样子,到那时婆家会嫌弃阿梓不会过日子。 此外,女儿还有点儿以自我为中心,换句话说,就是自私。很多时候,女儿做事说话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觉得自己开心了就好,这也就导致女儿交不到什么好朋友。 针对这个问题,刘阿姨也跟女儿谈过,但阿梓丝毫不觉得这是自己的问题。 刘阿姨看跟阿梓说什么也说不通,索性就不说了,想着也许等阿梓大一些就好了。 原本以为,阿梓结婚后会慢慢改掉这些毛病,但没想到,她依旧我行我素。 阿梓和女婿结婚之前,刘阿姨曾找女婿谈过,告诉了他女儿这些毛病,还跟女婿说让他多包涵,有什么问题跟刘阿姨说,她会教训女儿的。 女婿听了丈母娘的话觉得自己这位丈母娘不错,通情达理,但他觉得阿梓也没有丈母娘说得这么过分。 然而,现实很快就打了女婿的脸。 结婚以后,女婿发现阿梓花钱是真的大手大脚啊,买东西从不看价钱,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买。女婿也曾劝过阿梓,但阿梓就是不听,两人因为这些事天天吵架。 刘阿姨知道以后,内心十分着急,想着女儿和女婿这才结婚不久,不能因为这点儿问题就天天吵架,这样下去对感情不好。 于是,刘阿姨把女儿叫回家,跟女儿说:“你们两个才刚结婚,手里也没什么钱,你就少花一点儿。这样吧,我先每个月给你三千块钱,你拿着花。但是你得改改你这乱花钱的毛病了。” 阿梓听到母亲的话,十分高兴,连忙跟刘阿姨保证自己一定会改。 阿梓也确实在慢慢改变。 看着女儿越来越懂事,刘阿姨也觉得自己以后有依靠了。 然而,两个月前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打破了刘阿姨的幻想。 两个月前,刘阿姨总是头晕,吃了药也不见好。于是,她决定去医院看一下。 医生却告诉她她的脑袋里长了颗肿瘤,现在不知道是良性恶性,需要做进一步检查。 听完医生的话,刘阿姨觉得整个世界都要崩塌了。所以,她赶紧跟女儿打了个电话。 不一会儿,女婿和女儿都来了。 两人陪着刘阿姨去做了进一步的检查。所幸检查结果是好的,刘阿姨脑部的肿瘤是良性的,只要开刀取出,就没什么问题了,而且复发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这下,三人心里的石头都落地了。 然后,三人回家简单收拾了一些行李,就回来住院了。 入院一周以后,主治医生给刘阿姨安排了手术。 手术很成功,刘阿姨脑部的肿瘤也被全部取出。 手术后一周,医院就安排刘阿姨出院了。但因为刘阿姨目前还在手术恢复期,需要人照顾,因此出院以后,刘阿姨就住到了女儿家里。 一开始,阿梓还会尽心尽力地照顾刘阿姨,每天都给刘阿姨做好早餐才去上班,中午也会从公司赶回来给刘阿姨做饭,刘阿姨还感叹自己的女儿真是长大了。 然而,几天以后,阿梓中午就不回来了,只是给刘阿姨点个外卖。 又过了一周,阿梓连外卖都不给刘阿姨点了,让刘阿姨自己做点饭吃。 女婿看不下去了,中午的时候就回来给刘阿姨做饭,可是女婿的公司离家有点儿远,来回奔波很辛苦,所以刘阿姨就不让女婿来回跑了,还说自己现在恢复得差不多了,让女婿不用担心。 刘阿姨这么说了,女婿也只能尊重刘阿姨的意见。 又过了一周,刘阿姨觉得自己真的恢复得差不多了,又不想在女儿家白吃白喝,就主动帮女儿女婿做点家务。 女婿看见了,连忙制止了刘阿姨,说:“妈,你身体还没恢复好,就不要做这些事情,这些事交给我和阿梓做就行,您就好好休息吧。” 阿梓也在一旁附和:“对啊,妈,你好好休息就行了,别这么闲不住。” 听完女儿和女婿的话,刘阿姨嘴上附和,心里却在想:我还是做点什么吧,毕竟是寄人篱下。 女儿和女婿看刘阿姨一直坚持,也没再说什么。 原本,刘阿姨想着自己帮孩子做点家务,孩子能省点儿事,但这却是麻烦的开始。 刘阿姨不知道不同材质的衣服得用不同模式的洗涤方式洗,就把女儿和女婿换下来的脏衣服堆在一起洗了,结果洗坏了不少,女儿看见了就大发脾气,女婿虽没有说什么,但也不高兴。 还有一次,刘阿姨要拖地,但不会用扫地机器人,就决定用拖把拖,但拖把的水没有甩干净,最后拖坏了好几块木地板。 刘阿姨看自己什么也做不好还总是惹麻烦就想回家。 于是,在一周前的一个晚上,刘阿姨就来到了女儿女婿的房间,想跟他们说一下自己的想法。 然而,刚走到两人房间门口,就听见女婿说:“你妈什么时候走啊?烦死了!” “我也不知道啊,我也烦啊,但我总不能赶她走吧,毕竟是我亲妈。要不你去跟她说?” “我不说,那是你妈,我才不得罪人呢!” 听着女儿和女婿的谈话,刘阿姨潸然泪下,心里想,原来自己竟是女儿的麻烦,原本还想着等自己老了可以依靠女儿了,现在看来,没必要了。 第二天,刘阿姨招呼都没打就回家了。 女婿和女儿还打电话来问怎么回事,刘阿姨只说自己好了,想回家了。 从此,刘阿姨再也没有去过女儿家。 03 孩子和父母的人生总是背道而驰的。 孩子在长大,父母却在慢慢变老。 而以前总被需要的父母最终也会变成儿女生活的局外人。 但是,那是生我们养我们的至亲之人,他们不应该成为儿女的麻烦和负担。 可是,对于父母,日日为生活奔波的儿女们难免会照顾不到。 这就形成了一个两难的局面,那就彻底没有办法了吗? 不,还是有的。 一、不要过度依赖儿女 求人不如求己,真正能够解忧的,只有自己。 因此,不要把自己的未来推给别人。 对于父母,更是如此。 父母养育孩子一开始也许是为了自己以后能够有个依靠。 但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养儿防老”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很少有孩子会选择跟父母住在一起,他们只想为父母提供物质保障,但不想给予精神供养,甚至有的子女连物质保障都不想给予父母。 这应该怎么办呢? 父母固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达到自己的诉求。 但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的弄虚作假,虚与委蛇的亲情真的是父母想要的吗? 固然不是。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悲剧的出现,父母一开始就不要想着把自己未来的人生交给子女,而是要做好自己的规划,做到自我能力允许内的独立。 二、不要忘记家里的父母 子女和父母的关系就像大鸟和幼鸟的关系。 大鸟哺育幼鸟成长,幼鸟长大以后独自飞翔。有的父母很幸运,能得到子女的反哺,而有的父母则等不来子女的照顾。 但是,那毕竟是父母。 是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力量,让我们能够飞得更高、更远的人。 因此,无论怎样,我们都不能忘记他们。 不管我们走得有多远,过得有多忙,都要记得常回家看看父母。 不必带很多东西,只要简单陪他们聊聊天,就够了。 就像那首歌里唱的那样“常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文/无笔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