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围挡 山证化工 投资要点 整体:上周(2022.05.23-2022.05.29),沪深300涨跌幅-1.87%,上证指数涨跌幅-0.52%,创业板指涨跌幅-3.92%。基础化工涨跌幅0.02%,跑赢沪深300指数1.89个百分点,跑赢上证指数指数0.54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3.94个百分点,其周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3位。 板块:上周新材料指数涨跌幅-2.79%,跑输沪深300指数-0.92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1.13个百分点,跑输上证指数-2.27个百分点。新材料指数板块中各子行业行情除有机硅外全面下跌,本周涨幅唯一的子行业是有机硅(2.31%),跌幅前三的子行业分别是锂电化学品(-5.14%)、半导体材料(-4.44%)、膜材料(-3.38%)。 个股:上周新材料板块中,实现正收益个股占比29%,涨幅居前的个股有晨光新材(16.27%)、中粮科技(11.5%)、乐凯胶片(10.33%),跌幅居前的个股有明冠新材(-9.78%)、中英科技(-9.74%)、宏达新材(-9.72%)。 估值:截至2022年5月29日,当前创业板指PE(TTM)为46.51,过去三年平均PE为58.53,新材料指数PE(TTM)为27.39,过去三年平均PE为44.53,新材料指数相对创业板指溢价率为-39.95%。 行业要闻 1) 生物降解塑料核心国家标准6月1日起实施,彤程新材参与制定 2) 大基金持续加码,沪硅产业布局大硅片国产化 3) 中仑新材申请创业板IPO已获受理 4) 瓦克在全球范围内扩建特种有机硅产能 5) 中电中金领投,特仪科技获上亿元B轮融资 核心观点 短期观点: 整体来看,当前新材料指数PE(TTM)为27.39,相对创业板指溢价率为-39.95%,过去三年平均PE为44.53,当前PE在过去五年的分位数为1.38%,处于历史底部区域。新材料板块的公司具有较强的成长性,板块配置价值正在显现。 生物降解材料国标将于6月1日起实施,为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生物降解塑料与制品降解性能及标识要求》国家标准规范了生物降解和生物降解率等术语和定义,规定了降解性能要求、标识标注要求和检验方法等。该标准发布实施,能规范引导生物降解塑料及制品加工生产、使用销售和应用,解决了如何区分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真伪,以及如何快速鉴别的问题。《生物降解饮用吸管》国家标准规定了生物降解饮用吸管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该标准发布实施,对全生物降解饮用吸管行业在产品生产、设计、选材、营销等方面起到指导的作用,对产品有生产标准可依、规范生产、保证产品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可降解材料领域空间广阔,政策导入促进规模化替代。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塑料生产国与消费国,塑料消费量占全球的比重达15%。据卓创统计数据,我国每年塑料的表观消费量在8000万吨左右,塑料制品的表观消费量在6000万吨左右。2020年全球塑料产量将近4亿吨,生物可降解塑料全球塑料仅为122.7万吨,占塑料总量比例为0.3%,发展空间广阔。随着政策的密集落地,市场空间迅速打开,各企业纷纷宣布扩产或新建产能,至2025年已经规划建设的PBAT和PLA产能合计超过了1500万,其中PLA的产能约500万吨,PBAT的产能超过了1000万吨。在需求持续释放下,国内可降解塑料市场将迎来发展机遇,建议关注具有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的金丹科技、金发科技、中粮科技和凯赛生物等标的。 风险提示 疫情可能引发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政策风险;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正文: 1. 行情回顾 1.1 行业整体表现 上周(2022.05.23-2022.05.29),沪深300涨跌幅-1.87%,上证指数涨跌幅-0.52%,创业板指涨跌幅-3.92%。申万一级行业大部分下跌,涨幅前三行业分别是煤炭(6.88%)、石油石化(5.09%)、交通运输(2.51%)。基础化工涨跌幅0.02%,跑赢沪深300指数1.89个百分点,跑赢上证指数指数0.54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3.94个百分点,其周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3位。 1.2新材料板块行情 新材料指数涨跌幅-2.79%,其市场表现跑输沪深300,跑赢创业板指。上周新材料指数涨跌幅-2.79%,跑输沪深300指数-0.92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1.13个百分点,跑输上证指数-2.27个百分点。新材料指数板块中各子行业行情除有机硅外全面下跌,本周涨幅唯一的子行业是有机硅(2.31%),跌幅前三的子行业分别是锂电化学品(-5.14%)、半导体材料(-4.44%)、膜材料(-3.38%)。 从新材料细分子行业来看,OLED指数涨跌幅-2.28%,跑赢创业板指1.64个百分点;可降解塑料指数涨跌幅-0.19%,跑赢创业板指3.73个百分点;有机硅涨跌幅2.31%,跑赢创业板指6.23个百分点;碳纤维涨跌幅-1.79%,跑赢创业板指2.13个百分点;锂电化学品涨跌幅-5.14%,跑输创业板指-1.22个百分点;膜材料涨跌幅-3.38%,跑赢创业板指0.54个百分点;半导体材料涨跌幅-4.44%,跑输创业板指-0.52个百分点。 1.3个股表现 上周新材料板块中,实现正收益个股占比29%,涨幅居前的个股有晨光新材(16.27%)、中粮科技(11.5%)、乐凯胶片(10.33%)、厦钨新能(9.49%)、美瑞新材(7.22%),跌幅居前的个股有明冠新材(-9.78%)、中英科技 (-9.74%)、宏达新材(-9.72%)、凯赛生物(-8.99%)、金发科技(-8.28%)。 2. 行业估值情况 截至2022年5月29日,当前创业板指PE(TTM)为46.51,过去三年平均PE为58.53,新材料指数PE(TTM)为27.39,过去三年平均PE为44.53,新材料指数相对创业板指溢价率为-39.95%。 3. 行业要闻及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3.1行业要闻 生物降解塑料核心国家标准6月1日起实施,彤程新材参与制定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发布《生物降解塑料与制品降解性能及标识要求》和《生物降解饮用吸管》两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并将于2022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对推动生物降解制品产业规范发展,开展塑料污染治理标准化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降解材料与电子化学品领域有领先技术优势的彤程新材,参与了规则的制订。此次彤程新材参与制定的《生物降解塑料与制品降解性能及标识要求》,规范了生物降解和生物降解率等术语和定义,规定了降解性能要求、标识标注要求和检验方法等,还明确规定了产品降解性能及其降解产物不能产生二次污染。 大基金持续加码,沪硅产业布局大硅片国产化 5月25日晚间,沪硅产业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全资子公司上海新昇与多个合资方共同出资逐级设立控股子公司,在上海临港推进实施新增30万片/月集成电路用300mm高端硅片产能建设。沪硅产业此前定增的募投项目“集成电路制造用300mm高端硅片研发与先进制造项目”实施主体也将由上海新昇变更为其新设的二级控股子公司。项目建成后,公司300mm半导体硅片总产能达到60万片/月。沪硅产业董事长俞跃辉指出,“上海新昇作为沪硅产业300mm大尺寸硅片的核心载体,通过本次投资,公司将集中优势资源,获得资金支持,进一步扩大300mm半导体硅片市场规模、提升市场份额,并建立面向先进制程的300mm半导体硅片技术能力。” 中仑新材申请创业板IPO已获受理 近日,中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创业板IPO已获受理,拟募集资金22.727亿元。招股书透露,公司本次发行的股票数量不低于6001万股。公司实际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投于高性能膜材项目-高功能性BOPA膜材产业化项目、高性能膜材项目-新型生物基可降解膜材产业化项目、及40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招股书显示,公司2021年营收19.94亿元,净利润近3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26%。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仑新材募资金额(22.727亿元)接近该公司总资产。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中仑新材的总资产分别为21.69亿元、20.79亿元和23.14亿元。截至2021年末,中仑新材总资产也仅有23.14亿元,刚刚超过本次IPO的募资金额而已。 瓦克在全球范围内扩建特种有机硅产能 2022年5月24日,在慕尼黑的瓦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将加速产能扩建,以满足市场对硅橡胶不断增长的需求,相应投资项目已在规划之中,或即将启动。瓦克在2022年下半年或明年年初便可提供更多产量的液体硅橡胶(LSR),高温固化型固体硅橡胶(HCR)的增产工作也在计划之中。瓦克计划在今后几年通过投资大幅提高固体及液体硅橡胶的产能,并为此投资约1000万欧元。为长期满足市场需求,瓦克考虑在张家港(中国)、博格豪森(德国)、查尔斯顿(美国田纳西州)等生产基地采取更多扩建措施。同时,瓦克还在对张家港的气相二氧化硅产能长期扩建进行评估。气相二氧化硅能够改善有机硅弹性体的机械性能,是高品质产品不可或缺的生产原料。瓦克集团在博格豪森、查尔斯顿和张家港生产气相二氧化硅,是很少几家对气相二氧化硅进行大规模的后向一体化生产的有机硅厂家之一,以用于销售和满足内需。 中电中金领投,特仪科技获上亿元B轮融资 5月24日消息,光电半导体显示行业自动化检测设备专业制造商厦门特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仪科技”)宣布获上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电中金领投,浙商创投、新俊逸跟投。据悉,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持续加大对MiniLED、MicroLED和半导体领域设备开发的投入。特仪科技表示:未来,将持续加大在光学检测、电性测试、显示调整、视觉检测、自动化、半导体检测、新能源检测6个核心技术模块投入,继续保持在面板显示领域优势地位,凭借在MiniLED、Micro-OLED、MicroLED先发优势,加大对半导体检测领域的渗透,为未来显示行业添砖加瓦。 3.2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4. 核心观点 长期观点: 新材料是化工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碳中和背景下,传统化工行业迎来又一轮供给侧改革,下游需求增速放缓,未来竞争主要体现在一体化建设,成本和效率为主要竞争门槛,业内龙头的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高。而新材料领域的下游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需求持续旺盛,在全球分工和疫情等多因素影响下,全球新材料产业中心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随着国内研发创新能力增强、服务能力提高、产业优化以及政策大力支持,我国新材料产业将乘势追赶迎来加速成长期,因此我们看好新材料行业。长期来看,新材料产业应围绕三大投资逻辑: 1)进口替代:关注性价比与市场开拓能力。国产化替代大趋势已至,未来企业在缩小差距的基础上以低成本取得竞争优势。 2)政策推动:立足产业基础,把握政策节奏。我们应持续关注相关行业政策演变,重点把握政策推出力度,关注企业的政府资源。 3)消费升级: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能力并重。光伏、新能源、半导体等产业链在产业逻辑背景下仍将维持高景气,消费升级有望拉动上游材料市场需求。 短期观点: 整体来看,当前新材料指数PE(TTM)为27.39,相对创业板指溢价率为-39.95%,过去三年平均PE为44.53,当前PE在过去五年的分位数为1.38%,处于历史底部区域。新材料板块的公司具有较强的成长性,板块配置价值正在显现。 生物降解材料国标将于6月1日起实施,为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生物降解塑料与制品降解性能及标识要求》国家标准规范了生物降解和生物降解率等术语和定义,规定了降解性能要求、标识标注要求和检验方法等。该标准发布实施,能规范引导生物降解塑料及制品加工生产、使用销售和应用,解决了如何区分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真伪,以及如何快速鉴别的问题。《生物降解饮用吸管》国家标准规定了生物降解饮用吸管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该标准发布实施,对全生物降解饮用吸管行业在产品生产、设计、选材、营销等方面起到指导的作用,对产品有生产标准可依、规范生产、保证产品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可降解材料领域空间广阔,政策导入促进规模化替代。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塑料生产国与消费国,塑料消费量占全球的比重达15%。据卓创统计数据,我国每年塑料的表观消费量在8000万吨左右,塑料制品的表观消费量在6000万吨左右。2020年全球塑料产量将近4亿吨,生物可降解塑料全球塑料仅为122.7万吨,占塑料总量比例为0.3%,发展空间广阔。随着政策的密集落地,市场空间迅速打开,各企业纷纷宣布扩产或新建产能,至2025年已经规划建设的PBAT和PLA产能合计超过了1500万,其中PLA的产能约500万吨,PBAT的产能超过了1000万吨。在需求持续释放下,国内可降解塑料市场将迎来发展机遇,建议关注具有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的金丹科技、金发科技、中粮科技和凯赛生物等标的。 5. 风险提示 1)疫情可能引发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 2)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 3)政策风险; 4)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5)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文章来源:山西证券研究所) 文章来源:山西证券研究所![]()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