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据新华社消息,6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生效,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安排进一步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力度,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会议指出,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总体思路、政策取向推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主要是对政策实施提速增效。这既是及时加大力度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举措,又坚持围绕市场主体实施宏观政策,实行精准调控,提高效率,不透支未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各部门迅速行动,6方面33条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制定出台取得积极进展。 来看本次会议重点表述: 1、新增1400多亿元留抵退税,要在7月份基本退到位。 2、对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要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并建立重点项目清单对接机制。 3、对符合条件的失业农民工,无论是否参加失业保险,都要发放临时补助或救助,并明确发放主体。 4、对汽车央企发放的900亿元商用货车贷款延期还本付息,要引导企业通过网上公告、手机短信等告知办理方式。 5、对打通物流大通道和微循环、推进复工达产,要找准堵点、完善举措,强化重点企业“点对点”帮扶。 6、落实支持平台企业合法合规境内外上市、放宽汽车限购等举措。 7、国务院派到12个省的督查组要在实地督查基础上尽快形成报告,对政策落实中的突出问题予以通报。 8、对各地二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城镇调查失业率、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的财政收入、物价等主要指标,由统计会同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税务等部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分省公布。 9、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今年提高标准增发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7月底前要发放到位,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 10、各地可因地制宜,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一次性增发生活补贴。 对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再作全面筛查、细化实化 近期,围绕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全国多地出台跟进实施细则。本次国常会也指出,6方面33条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制定出台取得积极进展。 同时,围绕政策落地见效,会议部署了下一步要求。 一要对政策再作全面筛查、细化实化,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包括: 新增1400多亿元留抵退税,要在7月份基本退到位。 对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要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并建立重点项目清单对接机制。 对符合条件的失业农民工,无论是否参加失业保险,都要发放临时补助或救助,并明确发放主体。 对汽车央企发放的900亿元商用货车贷款延期还本付息,要引导企业通过网上公告、手机短信等告知办理方式。 其他各项政策都要细化到可操作、能落地。密切跟踪政策实施情况,该完善的及时完善。 二要坚持用改革举措、市场化办法解难题,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政策“非申即享”、网上办。对打通物流大通道和微循环、推进复工达产,要找准堵点、完善举措,强化重点企业“点对点”帮扶。对投资项目,各地各相关部门都要建立台账,通过优化审批、加强用地等保障推动尽快开工。确保夏收农机免费顺畅通行。落实支持平台企业合法合规境内外上市、放宽汽车限购等举措。 三要强化政策落实督促。国务院派到12个省的督查组要在实地督查基础上尽快形成报告,对政策落实中的突出问题予以通报。对各地二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城镇调查失业率、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的财政收入、物价等主要指标,由统计会同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税务等部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分省公布。 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 会议指出,当前部分群众就业和收入受到影响,基本生活面临困难。要有针对性加大政策帮扶,把基本民生底线兜住兜牢。具体来看: 一要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今年提高标准增发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7月底前要发放到位,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 二要加大低保等救助力度。加强动态监测,重点摸排失业和灵活就业人员、易返贫致贫和低保边缘人口等,对困难人员及时救助或纳入低保。各地可因地制宜,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一次性增发生活补贴。 三要保持医保报销比例和药品品种稳定,发挥好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综合保障作用,对符合条件临时遇困无法缴纳基本医保费的给予临时参保资助。 四要推进更多民生保障经办服务跨省通办、便捷办理。 五要加强民生保障资金监管,严肃查处截留侵占、虚报冒领等行为。 在兜牢民生底线上,日前召开的全国财政支持稳住经济大盘工作视频会议强调,在当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坚持将“三保”支出作为预算支出重点,首先保障教师等重点群体工资、养老金等按时发放。 国家发改委在日前指出,近期,部分地方已经启动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正在按程序向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同时,发改委还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向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补贴。 增值税留抵退税实施力度加码 国家税务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道树在近日指出,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关键性举措。 据王道树在5月17日的介绍,今年以来,已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和增加现金流超过1.6万亿元,其中有超1.1亿元退税款退到了纳税人账户。 而国务院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第一项措施,就是进一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研究将更多行业纳入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一次性全额退还存量留抵税额政策范围。预计新增留抵退税1420亿元。今年出台的各项留抵退税政策新增退税总额达到约1.64万亿元。 本次国常会在一揽子措施加大政策力度后,再对增值税留抵退税的实施力度加码。会议指出,对新增1400多亿元留抵退税,要在7月份退到位。 值得注意的是,财政部在日前已明确将加快退税进度,确保上半年基本完成小型企业以及制造业等行业中型、大型企业存量留抵税额集中退还。 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信贷额度支持基建 在金融政策方面,会议同样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会议指出,对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要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 今年上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靠前发力,专项债资金发行使用进度提速,为年初以来的基建投资增速回升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近期也有一些声音认为,下半年基建投资或难以保持后劲。 为此,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提出,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财政部会同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引导商业银行对符合条件的专项债券项目建设主体提供配套融资支持,做好信贷资金和专项债资金的有效衔接。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在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货币配合财政为基建项目提供配套中长期资金,预计这部分资金规模将持续回暖。今年专项债8月底前基本使用到位,加之引导银行为基建项目提供规模性长期贷款,预计二季度基建投资资金来源相对充裕,对基建投资增速形成较强支撑。 直播预告 编辑:叶舒筠 a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股事会专栏丨投资小红书丨e公司调查丨时报会客厅丨黑幕调查丨十大明星私募访谈丨4倍牛股紧急停牌!核查异动原因,此前遭减持利空仍盘中涨停丨四川雅安地震已致4死14伤!系2013年余震,当地A股公司回应影响!丨传高瓴大幅裁员,紧急辟谣!600亿新冠医药股大跌超16%,啥情况?丨暴跌85%!这家公司A股生涯倒计时,5月以来退市股接二连三!汽车股掀涨停潮,啥情况?丨外资回来了!海外最大中国股票基金大幅加仓2股,华尔街巨头也翻多!丨严重能源危机!国际能源署罕见预警;“禁油”之后再“禁气”?欧盟吵成一团丨印度又下黑手?调查中兴、vivo,涉嫌"财务不当"?外交部回应!苹果、富士康警告,影响有多大?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