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越城百科网 2022-09-10 450 10

作为家长要怎么样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

孩子“不听话”不一定是坏事

作为家长要怎么样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在青少年心理咨询中,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孩子从小就有心理问题,一家三口都在。有的家长一问一答,孩子一句话也不说;有的家长和孩子一言不发,脸都红了。其实,所谓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只是从父母的角度看待孩子成长的一种方式。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叛逆心理。如果冷静地面对,正确处理,这段特殊的成长时期就能顺利度过。

一个人一生中的两次典型叛逆

心理学界认为,人的成长过程中有两个典型的逆转心理阶段:3~5岁称为“第一个逆转期”;12~20岁称为“第二逆转期”。第一个逆行期,孩子们刚刚学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自己系鞋带。在他们掌握了基本的生活技能后,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强,经常满足成年人的要求、安排、训斥和惩罚。表现出固执,任性,并朝着相反的方向前进。这就是孩子的逆反心理。到了青春期,是第二个倒退期,叛逆心理也是最严重的。此时孩子的身体发育已经逐渐成熟,出现第二性征,心理上处于断奶期。他们要求成年人将他们视为成年人,理解并尊重他们。如果这种理解和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自然会产生强烈的反叛心理。研究发现,5%到15%的学龄儿童有叛逆、叛逆行为的迹象。具有叛逆情绪的孩子通常表现出:经常发脾气;与父母过度争吵;明显反对和拒绝成人的要求和原则;错误或不当行为,但责备他人;经常发火、怨恨他人等。这些行为在家里和学校尤为明显。

妈妈应该接受,爸爸应该接受

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的心理逆转期,很多家庭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和妈妈的“矛盾”一触即发,而与爸爸的关系却相对放松。事实上,父母在家庭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遇到“不听话”的孩子时应该扮演不同的角色。从妈妈的角度来看,开放和接受是第一步。孩子与母亲的身体分离,直到他慢慢独立成长,是一个分离的过程,但很多妈妈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应该与自己的想法保持一致。事实上,叛逆是每个孩子身上都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况,而不是孤立的。很多事例表明,不叛逆的孩子不会长大,也无法超越父母的成就。如果要鼓励孩子发展,也要尊重他们形成的意见,以自己的生活积累作为参考。例如,有些孩子平日只喝碳酸饮料,从不喝水。妈妈的引导应该是“可以喝,但是根据妈妈的经验,这不利于你的成长”,而不是简单的责备和说教。

说到父亲,尽量减少干预孩子叛逆的次数。如果孩子是不道德的,并且在法律上“不合时宜”的叛逆,父亲应该同意并鼓励他或她培养责任感。再比如,很多男生觉得妈妈啰嗦,觉得妈妈多说什么事情就好办了。这个时候,爸爸不应该劝孩子听妈妈的话,而是要表示赞同,“君子之言难,言必行。”
作为家长要怎么样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出自:福州心理咨询http://www.fzxlzx.cc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越城百科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越城百科网 X1.0

微信扫描